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深入的今天,高校工作高度依赖网络平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镇,其网络空间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大局。近年来,钓鱼邮件、数据泄露、勒索病毒等事件频发,暴露出部分教职工安全意识薄弱、防护技能不足的问题,开展系统化、常态化的网络信息安全培训刻不容缓。
为此,我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于6月25日下午2:30组织开展了面向各部门领导及网络安全员的专题培训,旨在切实提升全校教职工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培训会上,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新深入剖析了当前高校面临的主要网络威胁,如钓鱼邮件识别防范、个人信息保护、密码安全策略以及常见攻击手段应对等。他强调,教职工是守护校园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定期更新系统与软件,安装可靠防护工具,杜绝点击可疑链接或下载未知附件。李新还详细介绍了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与应急响应流程,要求大家遇安全事件务必及时上报,共同筑牢安全屏障。生动的案例和实操演示加深了与会人员的理解和认识。
宣传统战部部长罗书建着重强调了学校官网作为重要信息窗口和形象展示平台的特殊性。他指出,官网的安全与规范运行,是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和学校声誉安全的具体体现。罗部长详细分析了官网常见安全隐患(如信息泄露、钓鱼链接等)可能带来的严重风险,要求各部门必须严格遵守信息发布规定,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全员提高警惕,共同守护官网安全。
督察室主任张海峰在总结中强调,维护网络安全是重大的政治责任。他要求全体人员:一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理解“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二要持续学习并掌握必备的防护技能;三要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同时,他郑重指出:对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而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学校将严肃追责;网络安全工作成效将纳入部门及个人的年度考核范畴,切实压实安全责任。
网络安全关乎国家安全,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本次培训是强化全校网络安全防线的重要一步。未来,唯有每位教职工都自觉成为网络安全的践行者——谨慎验证信息、主动更新防护、规范处理数据,并积极应对AI深度伪造等新挑战,持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为学校的数字化发展构筑坚不可摧的安全基石,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贡献力量。
文/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图/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