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我校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表彰暨仁爱精神教育大会在图文中心报告厅举行。石家庄市红十字会业务工作部部长翟璘受邀出席大会。学校校长陈国鹰、党委副书记石树东、副校长朱太平,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各党总支(直属支部)书记、各系学生管理副主任、各系团总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全体辅导员和2025级新生代表参加大会。大会由党委副书记石树东主持。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我校举行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表彰暨仁爱精神教育大会
会上,校团委书记杨威对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学校副校长朱太平宣读《关于表彰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的决定》。与会领导分别为优秀指导老师、优秀带队老师、优秀志愿者颁奖。优秀学生志愿者代表叶东平、靳培瑜和优秀指导老师代表袁榴翼、优秀带队老师代表魏玉婷先后发言,畅谈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成功捐献干细胞志愿者李兴松同学作《一份生命的契约,一场青春的奔赴》先进事迹报告。他在报告中回顾了今年8月份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陌生病患的感人事迹,并表示,医学的道路上充满仁爱、责任与奉献,仁爱精神的火炬正在每个人手中传递。作为新时代的医学青年,不仅要学到技能,更要铸就仁心。报告结束后,陈国鹰校长亲切授予李兴松同学“弘扬仁爱精神标兵”荣誉称号,表彰其高尚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宣传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萌宣读《弘扬仁爱精神倡议书》,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要坚定理想信念,争做仁爱精神的传承者;要立足时代发展,争做仁爱精神的践行者;要弘扬文明新风,争做仁爱精神的引领者。
校长陈国鹰讲话
党委副书记石树东主持会议
副校长朱太平宣读《关于表彰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的决定》
石家庄市红十字会业务工作部部长翟璘讲话
石家庄市红十字会业务工作部部长翟璘发表讲话。他代表石家庄红十字会对学校长期以来对红十字事业的支持和积极参与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他指出,我校不仅是培养医学人才的摇篮,更是撒播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沃土。从2020年以来,医专已有3位同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素不相识的生命点亮了重生的希望,展现了医专学子崇高的精神境界。他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传播大爱理念,利用所学所知,向身边的亲友、未来的服务对象宣传和传递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二是希望同学们提高对生命价值的认知,更加深刻地理解造血干细胞、遗体、器官捐献、无偿献血等奉献行为对推动医学进步的重大意义;三是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加入到捐献行列,涌现出更多像我校李强、郭东明、李兴松一样的仁爱精神践行者,怀揣仁爱之心,服务社会、照亮生命。
学校校长陈国鹰做弘扬仁爱精神主题教育讲话。他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受到表彰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对李兴松同学的先进事迹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赴太行山区为老区群众送医下乡、义诊服务,是我校坚持十几年的传统活动,一代代医专人爱心传递,薪火长留,至今已经形成我校服务社会的一个品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受到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强调,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送医下乡义诊是我校服务社会办学宗旨的体现,是我校注重实践教育、培育技能人才的体现,是我校坚守医者仁心、弘扬仁爱精神的体现。
陈国鹰指出,志愿服务活动是弘扬仁爱精神、践行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要让仁爱精神教育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在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增强自身责任感。坚持仁爱教育,弘扬仁爱精神,积极鼓励师生参与各项爱心公益和社会服务活动,这正是我校长期以来秉承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他强调,仁爱精神教育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多年来,学校在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医学与人文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高度重视生命伦理教育和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倡导仁爱和奉献精神,既是医专内涵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立德树人的鲜明特色。
他要求,要以建设符合时代精神、富有医专特色、独具人文魅力的校园文化为目标,积极倡导仁爱文化,激发师生仁爱情怀,将仁爱精神融入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在全校师生中入脑入心,内化为核,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宣传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萌宣读弘扬仁爱精神倡议书
团委书记杨威总结我校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
为优秀指导老师和优秀带队老师颁奖
为优秀志愿者颁奖
优秀指导老师袁榴翼发言
优秀带队老师魏玉婷发言
优秀志愿者叶东平发言
优秀志愿者靳培瑜发言
授予李兴松同学“弘扬仁爱精神标兵”荣誉称号
捐献干细胞志愿者李兴松同学作先进事迹报告
大会现场
文/宣传统战部 杨玉杰 图/王卫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