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樱花纷飞时,杏坛教研正当时。公共课部英语教研室持续深化“以评促教、以教促学”的教研理念,继医护英语听评课活动后,口腔医学英语教研组的听评课活动亦精彩启幕。此次聚焦《口腔医学英语》教学实践,五位教师以多元化的课堂设计、沉浸式的教学场景,助力学生夯实专业英语能力,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口腔医学人才注入新活力。
专业为基,语言为桥——教学亮点纷呈
孔晓立老师从“Tooth Anatomy(牙齿解剖)”单元切入,通过观察牙齿解剖图和播放真实解剖视频,带领学生深入学习牙齿组织的结构与特点。课堂上,孔老师不仅引导学生掌握专业词汇,还推荐了中华口腔医学会等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课后自主解决疑难问题。学生纷纷表示:“这种结合视觉与语言的学习方式,让抽象的解剖知识变得生动易懂。”
张田老师在“The Mouth(口腔)”单元设计小组讨论和即兴问答环节,课堂氛围热烈而活跃。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的结合,张老师将抽象的口腔知识具象化,学生们在讨论中积极表达观点,展现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听课教师评价:“张老师的课堂设计既有趣味性,又有深度,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
周红蕊老师在“Specializations(口腔分支学科)”单元,通过思维导图和词汇云图,将口腔分支学科知识系统化呈现。她结合真实案例,强调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课堂上,周老师对易错知识点进行了归类总结,教学重点难点清晰明了,听课教师称赞其教学设计“层次分明,逻辑严谨”。
耿欣老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走进口腔英语的世界。耿老师以“Dental Caries(龋齿)”单元为例,通过展示临床病例和英文文献片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课堂上,耿老师详细讲解了龋齿的四个发展阶段及其治疗方法,重点难点突出,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听课教师评价:“耿老师的课堂既有深度,又充满趣味,是专业英语教学的典范。”
为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周云娜老师在“Chairside Manner(诊疗态度)”单元,设计了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口腔医生的诊疗态度,并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医患交流场景。课堂上,学生们灵活运用专业英语进行沟通,虽有小瑕疵,但在周老师的指导下及时纠正。这种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语言应用能力。
口腔医学英语教研组教师听评课中
评课凝智,教研共进
评课环节,教师们围绕教学目标、课堂互动、学科融合等展开深度研讨。英语教研室主任王婷充分肯定口腔医学英语教研组的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紧贴临床需求,教学方法兼具趣味与实效,为专业英语教学树立了典范。”同时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利用DeepSeek等AI工具拓展国际视野;增加跨学科案例,强化英语与临床的衔接;优化小组活动时间分配,提升课堂效率。
此次口腔医学英语教学听评课活动的成功开展,为学校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公共课部英语教研室将继续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探索“专业+语言”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为培养高素质、国际化的口腔医学人才蓄力前行!
文 图/公共课部 王婷 耿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