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科研 详情
外科护理
来源:本站 {{likeCount}} {{commentCount}} 评论 3/11/2024 8:32:24 PM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地位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必不可少的重点课程,是研究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它主要研究外科护理学的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介绍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的临床护理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常见的护理技能和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到临床岗位和执业护士资格的要求。

   本课程与基础医学理论、外科学理论、护理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护理心理学、人际沟通、护理伦理学、社会学等前导课程以及临床护理学、临床护理实践、护理管理、医疗法律知识等后续课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专业护理人才的课程目标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娴熟的操作能力、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理念,以外科护理学内各系统疾病的专业护理整合和外科护理学与基础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的课程间整合为重点,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对外科护理学进行课程设计。

(三)课程设计思路

1.以人为本、德智双修: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不仅要以自己的学识去教人,更要以自己高尚的品格去育人, 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认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爱好、志趣、个性特征,特别是他们的原有素质和知识底蕴,以此为根据,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他们各有所得,各有长进。

3.工学结合、学做一体: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教学工作与临床外科护理工作紧密结合,淡化学科意识,增强整体观念。使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

4.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及时将临床外科护理新进展引入课堂教学 ,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符合临床实际,缩短课堂与职业岗位之间的距离。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外科护理知识、技术和护理程序,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病情观察、护理诊断和身心整体护理;培养

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在外科护理实践中表现出尊重、爱护护理对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热情、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具有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外科护理学各系统疾病中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2)熟悉各系统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原则、预后、预防;(3)了解该疾病的病理、实验室检查、新进展。

2、能力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娴熟的操作能力、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病人的常见健康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我们要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事业、立足本职工作,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医德。着重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理论教学标准

《外科护理学》按系统整合为外科护理学总论(1~10章)和各论(11~34章专科疾病护理)两大部分,总学时为105学时,其中理论课96学时,实训课9学时,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二、三学期进行,此时学生已基本完成前期医学基础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1)外科护理学的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2)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2、熟悉:(1)外科护理学及发展(2)外科护理学的范畴。

3、了解:(1)外科护理学的进展。

【教学重点】

1、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

2、外科护土应具备职业素质。

【教学难点】

1、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史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外科护理学的概念及发展

一、外科护理学的概念与范畴;

二、外科护理学的发展。

  • 第二节  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方法和要求

一、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二、应用现代护理观指导学习;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 第三节  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扎实的专业素质;

三、健康的身心素质;

四、良好的人文素质;

[学时分配]2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典型临床实例和板书,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开展课堂教学互动。通过讲解“以人为本”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心、细心、责任心,尊重病人。

[学习策略] 学生在课前对绪论部分已进行预习总体课程相对简单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外科护理绪论部分,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能将总论内容运用于各系统的学习中。针对小结和复习参考题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复习和总结。

  • 第二章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各种脱水、钾代谢失调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熟悉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3、了解体液的组成及分布、酸碱平衡及调节。

【教学重点】

1、各种脱水补液的原则及护理;

2、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护理措施;

3、补钾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1、脱水、钾代谢失调和酸碱失衡的病理生理;

2、补液过程中的护理观察。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体液平衡

一、体液组成及分布;

二、体液平衡及调节;

三、酸碱平衡及调节。

           第二节  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一、水和钠代谢紊乱病人的护理;

二、钾代谢紊乱病人的护理。

  •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一、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护理;

二、代谢性碱中毒病人的护理;

三、呼吸性酸中毒病人的护理;

四、呼吸性碱中毒病人的护理。

[学时分配] 4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临床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生参考《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本章节内容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能对水、钠代谢紊乱疾病的病例进行全面正确的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并能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3.学生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生在课后可借助练习题检验和巩固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外科休克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熟悉外科休克的概念、分类、治疗的原则;

3、了解外科休克的病理生理。

【教学重点】

1、休克的定义、分类;

2、休克各期典型的临床表现;

3、休克病人的一般紧急处理则及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休克各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2、休克病人的病情观察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概述

一、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二、休克的病理生理;

三、休克的临床表现;

四、休克的处理原则。

  第二节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

五、护理评估;

六、护理措施。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和病理;

二、临床表现;

三、处理原则;

四、护理措施。

[学时分配] 2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理论讲授为主,用临床实际例贯穿全过程,并充分利用幻灯、图片、大出血引发休克相关视频和板书等手段,并特别强调课堂互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习策略] 学生在课前对休克的发病机制、病情观察内容进行预习,听课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休克的临床表现,主动思考和提问休克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掌握本章节重难知识点。针对小结和复习参考题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复习和总结。

  • 第五章  麻醉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麻醉的概念、麻醉病人的护理措施;术后镇痛管理;

2、熟悉麻醉患者的评估和准备、常用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及护士与麻醉医师的配合;

3、了解麻醉的分类、麻醉期间的监测。

【教学重点】

1、麻醉的概念、分类、护士与麻醉医师的配合及围麻醉期监护;

2、各种麻醉后的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各种麻醉后的病情观察。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概述及麻醉前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护理目标;

四、护理措施;

五、护理评价。

  • 第二节  局部麻醉及椎管内护理

一、常用局麻药;

二、常用局部麻醉方法;

三、椎管内麻醉。

  • 第三节  全身麻醉及护理

一、常用全身麻醉药;

二、吸入麻醉方法;

三、静脉麻醉方法;

四、全身麻醉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 第四节  术后镇痛管理

一、术后镇痛的意义;

二、术后镇痛的方法;

三、术后镇痛的并发症及护理。

[学时分配] 4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板书、图片、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积极调动学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课前已用问卷星推送相关课程资料,学生麻醉相关知识内容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和提问麻醉病人的护理评估、常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

3.学在课后可借助练习题检验和巩固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六章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熟悉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评估;

3、了解手术对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生理与心理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2、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教学难点】

1、手术后病人的病情观察。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概述及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护理目标;

四、护理措施;

五、护理评价。

  • 第二节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三、护理目标;

四、护理措施;

五、护理评价。

     第三节  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一、术后出血;

二、切口感染;

三、切口裂开;

四、肺不张;

五、尿路感染;

六、深静脉血栓形成。

[学时分配] 4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理论讲授为主,用临床病人手术的实际例贯穿全过程,并充分利用幻灯、图片、板书等手段,并特别强调课堂互动以调动学积极性。

[学习策略] 学在课前对手术病人相关护理内容进行预习,听课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手术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或)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护措施。针对小结和复习参考题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复习和总结。

第七章  手术室护理工作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手术人员的准备、病人的准备和手术中的无菌原则及手术配合。

2、掌握手术物品准备及无菌处理。

3、熟悉手术室的环境、设置、布局和配备及手术室的管理。

【教学重点】

1、物品准备及无菌处理;

  2、手术人员和病人的准备;

  3、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教学难点】

1、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手术室环境和管理

一、手术室的环境;

二、手术室的管理。

     第二节  物品的准备和无菌处理

一、物品的准备;

二、物品的无菌处理。

实训一  手术器械辨认、打结

  • 第三节  手术人员的准备

一、更衣;

二、手臂消毒;

三、穿无菌手术以及戴手套。

实训二  术前准备:刷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 第四节  病人的准备

一、一般准备;

二、手术体位;

三、手术区皮肤消毒;

四、手术区铺单法。

实训二 手术区域皮肤消毒、铺单。

  • 第五节  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技原则及手术配合

一、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技原则;

二、手术配合。

[学时分配] 4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积极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生已学完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对本章节内容已有了解,并且对本课内容课前已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做笔记,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3.学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在课后可借助练习题检验和巩固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 第八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各类外科感染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措施

2、熟悉外科感染的概念;

3、熟悉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全身化脓性感染、特异性感染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4、了解外科感染的特点、分类、病因及病理生理。

【教学重点】

1、外科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疾病的分类、概念、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3、破伤风、气性坏疽的概念、特有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的评估发现

   2、全身感染和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概述

一、分类。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病理生理。

四、临床表现。

五、辅助检查。

六、处理原则。

               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一、疖;

二、痈;

三、急性蜂窝组织炎;

四、丹毒;

五、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六、脓肿

  • 第三节  全身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处理原则;

五、护理评估;

六、护理措施。

  • 第四节  特异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一、破伤风

二、气性坏疽。

[学时分配] 6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导课、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实际临床病例、板书、图片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积极调动学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各论中还涉及到乳腺炎、腹膜炎、阑尾炎等感染疾病病人的护理,强调本章节课程的重要性,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参考《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非特异性感染及特异性感染的临床表现的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感染病理生理知识,主动思考和提问感染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掌握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用适当的护理措施

3.学在课后可借助练习题检验和巩固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 第九章  损伤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换药的原则及操作步骤;

2、掌握损伤的定义,护理措施、掌握烧伤现场急救及护理措施;

3、熟悉损伤、烧伤的分类、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4、熟悉清创术的目的与步骤;

5、了解损伤的病因及病理;烧伤的概念、病因及病理。

【教学重点】

1、损伤的定义、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措施;

2、换药的原则及操作步骤;

3、烧伤现场急救及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损伤、烧伤病人的现场急救;

2、重度烧伤病人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创伤分类;

三、病理生理;

四、临床表现;

五、辅助检查;

六、处理原则;

七、护理评估;

八、护理措施。

  • 第二节  清创术与更换敷料

一、清创术;

二、更换敷料。

实训三  更换敷料

  • 第三节  烧伤病人的护理

一、病理生理;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处理原则;

护理评估;

六、护理措施。

自学内容:

  • 第四节 咬伤病人的护理

[学时分配]6学时

[实施方法] 本章节的重点是烧伤病人的护理,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临床典型实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积极调动学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参考《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烧伤内容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烧伤病人临床表现的观察,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掌握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3.根据遗忘曲线的规律,学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十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肿瘤病人的护理措施;

2、熟悉肿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恶性肿瘤的扩散方式;

3、了解肿瘤的概念、分类、病因和病理。

【教学重点】

1、肿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肿瘤化疗、放疗及手术后病人的的护理。

【教学难点】

1、肿瘤化疗、放疗及手术后的护理;

2、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课程内容要点】

一、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分类与分期;

四、临床表现;

五、辅助检查;

六、处理原则;

护理评估;

八、护理措施。

[学时分配] 4学时

[实施方法] 本章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肿瘤病人的临床病例、板书、图片、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积极调动学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生课前参考《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肿瘤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对肿瘤病人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心理护理,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或)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运用基础知识对肿瘤化疗、放疗及手术后病人进行正确护理。

3.学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第十一章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脑疝的概念;

2、掌握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病人的急救处理护理措施;

3、熟悉颅内压增高、各类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4、了解颅内压增高常见原因、病理生理;了解颅脑损伤的类型、病因及病理生理。

【教学重点】

1、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护理评估、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

2、各类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急救处理;

3、各类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急性颅内压增高的病情观察和急救;

2、各类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一、颅内压增高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处理原则;

六、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第二节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头皮损伤的病因及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二、颅骨骨折的病因及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三、脑损伤的病因及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自学内容:

第三节  脑脓肿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脑血管病变病人的护理。

[学时分配]6学时

[实施方法] 本章节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颅脑损伤的临床典型实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积极调动学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参考《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颅内压增高、脑疝的概念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颅脑损伤病人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掌握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3.根据遗忘曲线的规律,学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第十二章  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熟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原则、诊断检查方法、手术指征及禁忌症;

3、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分类、病因及病理生理。

【教学重点】

1、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处理原则;

五、护理评估;

六、护理措施。

自学内容:

第一、三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病人的护理。

[学时分配]2学时

[实施方法] 本章节的重点是甲亢病人的护理,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临床典型实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积极调动学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参考《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甲亢病人分类、病因及病理生理有关内容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和提问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掌握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3.根据遗忘曲线的规律,学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第十三章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乳房炎护理、乳癌术后护理;

2、熟悉乳房炎、乳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乳房检查方法

3、了解乳房炎、乳癌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教学重点】

1、急性乳房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乳房检查方法;

2、乳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急性乳房炎的护理措施;

2、乳腺癌术后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

【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  急性乳房炎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处理原则;

六、护理措施。

  • 第四节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处理原则;

六、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学时分配]4学时

[实施方法] 本章节的重点是乳房炎、乳腺癌病人的术后护理,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临床典型实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积极调动学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参考《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乳房炎、乳腺癌病因及病理生理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乳房炎、乳腺癌临床表现,主动思考和提问治疗原则及乳房检查方法,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掌握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 第十四章  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的护理措施。掌握胸膜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

2、掌握肺癌、食管术后护理;

3、熟悉肋骨骨折、气胸、血胸、肺癌、食管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4、了解肋骨骨折、气胸、血胸、肺癌、食管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教学重点】

1、肋骨骨折、各类气胸、血胸的典型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

2、肺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食管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各类气胸的病情观察和应急处理;

2、胸膜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

3、肺癌、食管癌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肋骨骨折;

三、血胸;

二、气胸;

四、心脏损伤;

五、胸腹联合伤;

六、护理。

  • 第二节  肺癌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处理原则;

六、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 第三节  食管癌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处理原则;

六、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第四节  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

二、护理措施。

[学时分配]6学时

[实施方法] 本章节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肋骨骨折、气胸、血胸、肺癌、食管的临床典型实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积极调动学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参考《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肋骨骨折病因及病理生理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肋骨骨折临床表现的观察,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掌握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3.学生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十五章  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 掌握腹膜炎的概念、护理措施及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与观察。

2、 熟悉腹膜炎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 了解腹膜炎病人的病因病理生理。

【教学重点】

1、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继发性性腹膜炎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急性化脓性腹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处理原则。

六、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学时分配]2学时

[实施方法]采用理论授课为主,并结合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临床典型实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重难点突出,积极调动学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参考《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先复习腹膜相关的解剖知识,然后腹膜炎内容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腹膜炎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人临床表现的观察,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掌握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3.学在课后可借助练习题检验和巩固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十六章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措施。

2、熟悉腹部损伤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了解腹部损伤疾病病因、病理生理。

【教学重点】

1、腹部损伤病人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腹部损伤非手术治疗病情观察的要点。

【课程内容要点】

一、实质脏器损伤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二、空腔器官损伤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三、护理措施。

[学时分配] 2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积极调动学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参考《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本章节内容进行了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掌握了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的临床表现,通过学习掌握了如何去处理腹部损伤的病人。学生们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做笔记,运用理论知识对腹部损伤的病人进行病情观察、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3.学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在课后可借助练习题检验和巩固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十七章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腹外疝的概念、护理措施及手术后的健康指导。

2、熟悉腹外疝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了解腹外疝病人病因、病理生理。

【教学重点】

1、 腹股沟斜疝手术前后主要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嵌顿性疝病人的病情观察。

【课程内容要点】

一、概述: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二、腹股沟疝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学时分配] 2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导课、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病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及时总结归纳,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参考《外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腹股沟直疝和斜疝的区别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腹股沟疝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腹股沟疝术后宣教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并能对腹股沟疝的病人进行护理措施

3.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十八章  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护理措施。

2、熟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了解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病因病理生理。

【教学重点】

1、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2、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大出血及瘢痕性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穿孔、大出血及瘢痕性幽门梗阻的急救护理和病情观察。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护理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三、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四、护理。

[学时分配]  4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理论授课为主,并结合启发、问题式教学,通过临床病例、板书、图片、动画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

[学习策略]

1.学参考《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护理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胃十二指肠溃疡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掌握术后病人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第十九章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阑尾炎的护理措施。

2、熟悉阑尾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了解阑尾炎病人的病因、病理生理。

【教学重点】

1、急性阑尾炎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急性阑尾炎术后的护理措施。

【课程内容要点】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处理原则。

六、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学时分配]2学时

[实施方法]采用理论授课为主,并结合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临床典型实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重难点突出,积极调动学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参考《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先复习阑尾相关的解剖知识,然后急性阑尾炎内容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阑尾炎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掌握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3.学在课后可借助练习题检验和巩固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二十章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肠梗阻的概念及护理措施。

2、熟悉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了解肠梗阻病人的病因、病理生理。

【教学重点】

1、肠梗阻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肠梗阻病人非手术治疗病情观察的内容。

【课程内容要点】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处理原则。

六、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学时分配]2学时

[实施方法]采用理论授课为主,并结合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临床典型实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重难点突出,积极调动学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参考《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肠梗阻疾病相关内容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肠梗阻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掌握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第二十一章  结、直肠和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结、直肠癌、直肠肛管疾病手术后的护理措施。

2、熟悉结、直肠癌、直肠肛管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辅助检查。

3、了解结、直肠癌、直肠肛管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4、了解结、直肠癌病理分型、转移途径、辅助检查。

【教学重点】

1、结、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9、肛裂、痔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结、直肠癌病人的术后护理。

8、肛裂、痔术后护理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痔病人的护理。

二、肛裂病人的护理。

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病人的护理。

四、肛瘘病人的护理。

  • 第二节  结、直肠癌病人的护理

一、结肠癌病人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和分期、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二、直肠癌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三、护理。

[学时分配]  4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理论授课为主,并结合启发、问题式教学,通过临床病例、板书、图片、动画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

[学习策略]

1.学参考《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结、直肠和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结、直肠癌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结、直肠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掌握术后病人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3.学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在课后可借助练习题检验和巩固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二十二章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门静脉高压症的概念及术后护理措施。

2、熟悉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了解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病因、病理生理。

【教学重点】

1、门静脉高压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门静脉高压术后护理

【课程内容要点】

一、病因和病理。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处理原则。

护理措施。

[学时分配]2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讨论的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典型临床实例板书和图片,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开展课堂教学互动。通过讲解门静脉的解剖做好铺垫来增强学生对门静脉高压的理解与掌握,以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习策略] 学生在课前参考《外科护理》门静脉高压进行预习;总体课程难度适中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门静脉高压,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能将内容运用于临床应用中;针对小结和复习参考题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复习和总结。

第二十五章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胆道疾病术后护理措施。

2、熟悉胆道疾病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了解胆道疾病病人的病因、病理生理。

【教学重点】

1、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胆囊炎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护理和T型管引流的护理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胆石症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处理原则。

护理措施。

  • 第二节 胆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处理原则。

护理措施。

  • 第三节 胆道蛔虫病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处理原则。

护理措施。

[学时分配]4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以理论讲授为主启发法为辅的教学方式。结合典型临床实例和图片,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开展课堂教学互动。通过讲解胆道系统的解剖来做好铺垫增强学生对胆道疾病的理解与掌握,以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习策略] 学生在课前参考《外科护理》胆道疾病进行预习并通过问卷星的方式推送课程重点;总体课程难度适中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课后通过练习题掌握和巩固知识

第二十六章  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胰腺炎、胰腺癌的分类、护理措施和常见并发症。

2、熟悉急性胰腺炎、胰腺癌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

3、了解急性胰腺炎、胰腺癌的发病因素。

【教学重点】

1、急性胰腺炎、胰腺癌的分类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急性胰腺炎胰腺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和病理。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处理原则。

护理措施。

  • 第二节  胰腺癌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和病理。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处理原则。

护理措施。

[学时分配]2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启发法、讨论法的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板书和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课堂教学互动及时总结归纳。通过讲解胰腺炎的解剖特点增强学生对胰腺炎的理解与掌握,以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习策略] 学生在课前参考问卷星中胰腺炎课程的重点内容结合课本进行预习;总体课程难度较简单学生课上认真听讲门静脉高压,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课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做适当笔记,能将内容运用于临床实践中;针对小结和复习参考题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复习和总结。

第二十七章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下肢静脉曲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2、熟悉下肢静脉曲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健康指导。

3、了解下肢静脉曲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教学重点】

1、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护理。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张术后护理。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处理原则。

六、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 第二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处理原则。

六、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学时分配]4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以理论讲授为主,辅助结合板书和图片以及教学示范法的方式展课堂教学互动。通过讲下肢静脉以及周围小动静脉的解剖特点,增强学生对下肢静脉曲张和脉管炎的理解与掌握,以真实案例增强学生对疾病的理解,通过真实参与课上互动加强对知识的印象

[学习策略] 学生在课前参考课本《外科护理》进行预习;总体课程难度中等学生课上应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讲下肢静脉血栓和脉管炎,积极回答问题,课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做适当笔记,能将内容运用于临床实践中;课后对课堂内容及时做练习题进行复习

  • 第二十八章  泌尿及男性生殖器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肾、膀胱及尿道损伤、肾及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的的护理措施。

2、熟悉泌尿系统主要症状和检查、前列腺增生术后护理措施。

3、熟悉肾、膀胱、尿道损伤、肾及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4、了解肾、膀胱及尿道损伤、肾及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的病因病理及分类。

【教学重点】

1、排尿异常、尿液异常的症状、器械检查的护理措施。

2、肾、膀胱及尿道损伤的病理分型、护理措施。

3、肾及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的典型表现、护理措施。

4、前列腺增生症病人的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器械检查的护理及病情观察。

2、肾、膀胱及尿道术后护理。

3、肾及输尿管结石术后护理。

4、前列腺增生症术后病情观察。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泌尿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和检查

一、主要症状。

二、检查。

  • 第二节  泌尿系统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肾损伤。

二、膀胱损伤。

三、尿道损伤。

  • 第三节  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

一、肾及输尿管结石。

二、膀胱结石。

三、尿道结石。

  • 第四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处理原则。

六、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学时分配]6学时

[实施方法] 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实际案例和图片板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课堂教学互动及时总结归纳。通过讲解泌尿系统的解剖特点增强学生理解与掌握,以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习策略] 学生在课前参考问卷星中泌尿系统课程的重点内容结合课本进行预习;总体课程难度较简单学生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课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做适当笔记,能将内容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 第二十九章  骨折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骨折病人的护理及并发症观察和预防、

2、掌握骨折的概念、骨折牵引、石膏包扎固定的护理措施

3、掌握常见四肢骨折的护理措施

4、熟悉骨折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原则及骨折的急救

5、熟悉常见四肢骨折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6、了解骨折病因、分类、骨折的愈合过程和影响因素。

7、了解常见四肢骨折的病因、病理、辅助检查。

【教学重点】

1、骨折的定义、局部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常见的并发症。

2、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牵引病人、石膏绷带包扎固定病人的护理。

2、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

【课程内容要点】

  • 第一节  概述

一、骨折的定义、病因、分类。

二、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三、骨折的并发症。

四、骨折的愈合过程和影响因素。

五、骨折的急救。

六、骨折的治疗。

  •   第二节  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一、锁骨骨折。

二、肱骨髁上骨折。

三、伸直型骨折。

四、股骨颈骨折。

五、股骨干骨折。

六、胫腓骨干骨折。

七、护理。

[学时分配]4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以理论讲授为主,辅助结合板书和图片以及教学示范法的方式展课堂教学互动。通过讲授骨骼的解剖特点,增强学生对骨折的理解与掌握,以真实案例增强学生对疾病的理解,通过真实参与课上互动加强对知识的印象

[学习策略] 学生在课前参考课本《外科护理》进行预习;总体课程难度中等学生课上应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讲,课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做适当笔记,能将内容运用于临床实践中;课后对课堂内容及时做练习题进行复习

  • 第三十章  常见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

2、熟悉常见关节脱位表现特点、治疗原则。

3、了解常见关节脱位的病因及分类。

【教学重点】

1、常见关节脱位病人的表现及护理。

【教学难点】

1、常见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课程内容要点】

一、概述。

二、肩关节脱位。

三、肘关节脱位。

四、髋关节脱位。

五、护理。

[学时分配]2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讨论的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典型临床实例板书和图片,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课堂教学互动。通过讲解关节的解剖做好铺垫来增强学生对门静脉高压的理解与掌握,以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习策略] 学生在课前参考课本《外科护理》进行预习;总体课程难度中等学生课上应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讲,课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做适当笔记,能将内容运用于临床实践中;课后对课堂内容及时做练习题进行复习

(二)实验/实训标准

  • 实训一  外科常用手术器械辨认、打结

实训目的:

1、掌握外科常用器械和物品的名称、用途。

2、掌握外科常用的几种打结方法。

3、熟悉外科常用器械和物品的使用方法和传递方法。

4、了解打结过程中易出现几种错误结的原因。

实验内容:

一、手术刀的种类和握持使用方法。

二、各种手术钳的辨认和使用方法。

三、各种手术拉钩及手术镊的使用。

四、手术中常用针线敷料的使用方法。

五、外科手术常用结的种类:方结、三重结、外科结。

六、外科打结方法:徒手打结法和器械打法的操作。

七、产生滑结和假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                           实训二  术前无菌准备

实训目的:

1.掌握手术人员术前无菌准备的操作方法。

2、掌握手术区域皮肤消毒、铺单的原则和方法。

2.熟悉外科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原则。

实训内容:

一、手术人员术前刷手的常用方法。

二、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法。

三、手术区域皮肤消毒原则、方法及范围。

四、手术区域铺单的原则及方法。

五、手术操作过程中无菌原则。

  • 实训三  更换敷料(换药)

实验目的:

1.掌握换药的目的、原则、顺序和方法。

2.掌握缝合伤口拆线时间及方法。

3.熟悉换药的环境、时间和不同伤口的变化和处理方法。

实验内容:

一、换药的目的。

二、换药的原则。

三、换药的环境、时间、顺序及次数。

四、换药的步骤、操作方法。

五、不同伤口的处理方法。

六、拆线时间及方法

  •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项目导向式教学模式为主线,使理论和实践进一步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思维方式和习惯;推行考试模式改革,将传统的考试模式变为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达到考试促进学生日常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2、开展床边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临床见习等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课件、图片、录像、光盘等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练习、课堂提问、讨论、、自学,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训教学以教师先讲解、示教、再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在学生操作练习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最后给予讲评。教师授课应紧扣教材,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培养学生的观察应急能力动手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具有创新的意识。

(二)课程实施条件

1、《外科护理学》任课教师均为医学护理本科以上学历,整体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师德修养佳,深受同行和学生们的爱戴,对本课程的标准、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团队建设等均能起到把关或带头作用,是一支教学能力强、临床业务棒、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优秀教师队伍。

2、具有多媒体教室能满足本专业学生的理论教学任务;配备外科标准洗手实训室、外科模拟手术室、外科换药实训室及各类常用手术器械、手术用敷料等装置;拥有专门的校内附属医院和多家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见习、实习及实践等多种需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要求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加强用于本课程教学的仿真医院实训室的建设,配备与相应科室相同或仿真的设备和器械,使其具备现场教学、实训、综合训练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教、学、练一体化的要求。

(2)建设课程教学资源网站,将各种教学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形成课程教学资源中心,满足专业教学、专业考核和专业技能训练的需要,实现师生网上互动和多媒体资源的共享,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辐射和示范作用。

4、教材的选用与编写建议

(1)目前学生用教材主要选用了由熊云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第2版。该教材以现代护理理念为指导,突出了教材的基本属性(即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在内容编排方面深入浅出,逻辑严谨,具有较强的“启发性、适用性”,是一本好教易学的教材。

(2)《外科护理学》教材的编写应在保持学科内容相对稳定的同时,积极吸取国内外、特别是我国《外科护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完善教材的知识体系,促进教材内容的现代化

(3)教学参考书

《外科护理学》主编:党世明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外科护理学》主编:杨艳玲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外科护理学》主编:曹伟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4月第4版

《外科学》    主编:吴在德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1月第7版

《外科学》    主编:裘法祖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4月第4版。

5、课程网站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建议

建立《外科护理学》网络课程教育。网络课程教育已成为教育的新手段、新模式,是教育面向大众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学生通过浏览《外科护理学》网络课程,加深对《外科护理学》知识的理解。

五、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百分制综合评分法,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理论考试成绩占70%、期末以闭卷形式进行:操作考试成绩占30%(课堂提问、课后练习、技能考核各占10%);操作考核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过程。


相关评论
发表
暂无相关评论...
{{item.userName}} {{item.dateDescription}}
{{item.likeCount}} 回复
{{item.content}}
{{child.userName}}@{{child.atUserName}} {{child.content}}
{{child.dateDescription}}
{{child.likeCount}}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