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科研 详情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食品添加剂?
来源:本站 {{likeCount}} {{commentCount}} 评论 10/19/2024 5:09:34 PM

“民以食为天”,和食品健康相关的问题往往备受关注。关于食品添加剂,很多人对它褒贬不一。本文围绕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使用现状及相关健康风险进行分析,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参考,推动食品添加剂的科学使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及合法权益。

一、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添加剂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一种天然的物质,主要通过提取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而获得;化学合成添加剂是通过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成盐、缩合、聚合)而得到的物质。但某些天然食品添加剂成本高、稳定性差,所以市面常见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现将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总结如表1。

表1 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及其作用

类型常用添加剂作用及功效
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等防止食物变质
抗氧化剂着色剂甜味剂乳化剂香料香精增稠剂丁基羟基苯甲酸、维生素C等焦糖色、日落黄、赤藓红等阿斯巴甜、糖精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等丙二醇、乙基麦芽酚等琼脂、明胶、果胶等延长有效期改善颜色赋予甜味、降低成本络合作用、起泡作用增香,增加食欲提高食品粘稠度


二、食品添加剂使用现状

1.超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对食品生产中涉及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和使用剂量均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实际生产中仍存在超剂量和超范围使用的情况。

从超剂量使用方面来看,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胭脂红和阿斯巴甜等超剂量使用的报道较多。例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作为最常用的防腐剂,在咸酱菜和卤肉中经常超标使用;胭脂红作为着色剂、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在饮料中超标使用。

此外,现行食品包装配料标准中并未强行规定必须标明食品添加剂的真实使用剂量。这就意味着,更多的食品添加剂可能存在着超标现象。

从超范围使用方面来看,亚硝酸钠作为一种常见的肉制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改善肉色等作用,现国家只允许在熟食中添加少量亚硝酸钠,严禁其他食品中添加,而很多不法商贩会将亚硝酸钠添加进其他食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2.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参差不齐

餐饮行业违规使用非食品添加剂是很严重的问题。非食品添加剂是指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的化学物质,如药物、化学试剂、工业原料等。这些物质在食品中禁止使用,一些餐饮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会使用这些非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的口感、色泽、保存期限等。非食品添加剂的潜在风险很多,很多非食品添加剂没有经过安全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未知。

3.滥用食品添加剂

现阶段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多为化学合成物质,与天然物质不同的是,这些化学合成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当人体摄入的剂量超标后会表现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变态反应和体内蓄积等现象。如在生产豆腐过程中超量使用硼砂,为增加大米香味违规添加香精,也偶有出现“奶中没奶”和“以糖代蜜”的现象。

三、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危害

1. 过敏反应

某些食品添加剂(如某些色素、香料)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尤其是在敏感个体中。症状包括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2. 毒性和致癌性

部分合成添加剂可能具有毒性或潜在的致癌性。甜味剂与癌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联系,过多摄入含高果糖玉米糖浆的食物会增加结肠癌发病的发生风险。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是一种油溶性抗氧化剂,研究发现,较高剂量的 TBHQ 可以促进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致癌性。护色剂亚硝酸盐能与肉及肉制品中的呈色物质相互作用,使食物呈现出良好的色泽,但是亚硝酸盐会与含仲胺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强烈的化学致癌物质,因此大量食用含亚硝酸盐的食物会使患癌的风险增大。

3. 可能导致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发生

研究表明,长期摄入人造甜味剂阿斯巴甜和甜菊糖会对机体的激素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志愿者和小白鼠的空腹血糖调节能力均有降低。食品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能够提高血液中血清瘦素的水平、使脂肪大量堆积、干扰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肥胖;食品防腐剂丙酸盐也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从而引起相关的慢性疾病。

4.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甜味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的摄入会改变肠道pH值或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从而扰乱肠道菌群的平衡。一些乳化剂和稳定剂改变了食物中脂肪的乳化状态,干扰了胆汁酸的作用,因而影响了脂溶性维生素和其他关键营养素的吸收。长期摄入某些合成色素和防腐剂会刺激肠道引发腹泻或便秘问题,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营养吸收不良。

结语

虽然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应关注食品标签,尽量减少添加剂的摄入。同时,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测与评估,以确保公众的健康安全。未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索食品添加剂的长期影响,为食品安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杨朋飞.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J]. 卷宗,2020,10(18):177.

杨娜莉,冯彦军,王颖,等.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在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24):9481-9486.

戴赛飞,钟菲菲,徐文泱,等. 胶类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J].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4,34(2):68-72.

龚菲菲,阎光宇. 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影响及管理策略[J]. 江苏调味副食品,2024(2):42-44. DOI:10.16782/j.cnki.32-1235/ts.2024.02.009.

余冬梅,代龙强. 食品添加剂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导刊,2024(22):97-100.

  聂文静. 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安全性与营养健康风险评估[J]. 中国食品,2024(18):67-69.

   DOI:10.3969/j.issn.1000-1085.2024.18.021.


相关评论
发表
暂无相关评论...
{{item.userName}} {{item.dateDescription}}
{{item.likeCount}} 回复
{{item.content}}
{{child.userName}}@{{child.atUserName}} {{child.content}}
{{child.dateDescription}}
{{child.likeCount}}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