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实训
实训项目 | 实训内容 | 学时 | |
实训一 | 婴儿沐浴法 | 婴儿沐浴法 | 3 |
实训二 | 婴儿抚触 | 婴儿抚触 | 3 |
实训三 | 体格测量 | 体格测量 | 3 |
实训四 | 更换尿布法 | 更换尿布法 | 3 |
实训性质:验证性
实训一 婴儿沐浴法
实训性质:验证性
一、实训目的
1.清洁皮肤,使婴儿舒适。
2.帮助婴儿活动肢体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排泄和散热功能。
3.观察婴儿全身皮肤情况。
二、实训准备
1.环境准备:关闭门窗,室温调节至26~28℃。
2.护士准备:了解婴儿病情、体温及全身皮肤情况;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
3.用物准备:无菌缸(内置纱布数块)、碘伏、无菌棉签、液状石蜡;婴儿洗发液、婴儿沐浴液、爽身粉、护臀霜(或鞣酸软膏)、体温计、水温计、弯盘、指甲剪;浴巾、大小毛巾、小毛毯、清洁衣裤、清洁尿布、围裙,必要时备体重秤、床单、枕套等。
4.婴儿准备:沐浴选择在喂奶前或喂奶后1小时进行,以防止吐奶。
5.分组:每5人为一实训小组。
三、实训内容
1.携用物至沐浴室,系上围裙,按使用顺序摆好浴巾、衣服、尿布、包被等。摆放一条大毛巾于浴托上,以免洗浴时婴儿滑入洗浴盆内。调节水温至37~39℃。
2.与家长核对婴儿腕带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住院号。抱婴儿至沐浴处,松解衣服,检查全身情况。脱去衣服,保留尿布(若污湿时更换尿布,依需要测体重),用大毛巾包裹婴儿全身。
3.面部擦洗 用小毛巾的不同部位依次擦洗双眼(内眦一外眦)(图1-1)→前额→面颊→下颏→耳部(图1-2)。注意擦洗耳后皮肤,用棉签清洁鼻孔。
4.头部洗浴 抱起婴儿,左手托住枕部,左手拇指和中指分别将双耳郭向前反折,遮盖外耳道口,以防止水流入耳内。左臂及腋下夹住婴儿躯干及下肢,右手将沐浴液涂于头部进行洗浴,洗浴完毕用清水冲净,用大毛巾吸干头发(图1-3)。
5.身体洗浴 (1)人盆:去除包被、尿布。测试水温,温热浴托。操作者左手握住婴儿左臂靠近肩处,使其颈枕于操作者左前臂,再以右前臂托住婴儿左腿,右手握住婴儿左腿靠近腹股沟处,轻轻将婴儿放于浴托上(图1-4)。(2)洗浴:依次洗浴颈部、胸部、腹部、腋下、上肢及手、会阴、下肢,边洗边冲净。在洗浴过程中,操作者的左手应始终握牢婴儿左肩处。洗背部及臀部时,左、右手交接婴儿,使婴儿俯于操作者的右前臂上(图1-5),依次洗浴后颈部、背部、臀部。女婴自上而下轻轻清洗阴唇;男婴洗净包皮处污垢。注意观察皮肤情况,洗净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手(足)指(趾)缝等。
6.沐浴后护理 (1)洗浴完毕将婴儿抱回浴巾上,迅速用浴巾包裹并吸干全身的水渍。(2)护理:脐带未脱落时用碘伏消毒脐带残端和脐周。(3)皮肤和臀部护理:在皮肤皱褶处扑少许爽身粉必要时臀部涂抹护臀霜,兜好尿布,穿上清洁衣裤。检查指甲及腕带,视情况修剪指甲,裹好小毛毯。(4)鼻、耳护理:用消毒棉签吸净外鼻孔及外耳道可能残存的水渍。
7.再次与家长核对手腕带信息,体位安置妥当,送回婴儿。告知家属喂奶后将婴儿头偏向一侧,以防呛奶。
图1-1 擦洗眼部 图1-2 擦洗耳朵
图1-3 婴儿洗头法 图1-4婴儿出入浴盆法
图1-5 洗背法
四、注意事项
1.沐浴应在婴儿进食后1h进行,以免发生呕吐或溢奶。
2.动作轻稳,,不可将婴儿单独留在操作台上,防止坠落;注意保暖,减少暴露时间;注意水温,防止烫伤。
3.沐浴过程中,注意观察婴儿面色、呼吸,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4.注意洗净皮肤皱褶处,并轻轻吸干水分。头皮有皮脂结痂时,可涂液状石蜡浸润,去除结痂后再清洗干净,切不可用力擦拭,以免出血。
5.脐带残端未脱落时,应使用脐带贴保护,避免脐部被水浸湿。
6.清洗会阴部及臀部时,将女婴阴唇分开,用棉签蘸清水由前至后轻轻擦拭。如为男婴,则向上提拉包皮,暴露尿道外口,用棉签蘸清水环形擦洗干净后将包皮恢复原状。有臀红时可用鱼肝油(或氧化锌软膏)涂擦局部。
五、评价
1.护士操作正确,保证婴儿安全。
2.婴儿皮肤清洁舒适。
实训二 婴儿抚触
实训性质:验证性
一、实训目的
1.熟悉婴儿抚触的各项准备工作。
2.掌握婴儿抚触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关爱婴儿,提高对婴儿的护理技能。
二、实训前准备
1.环境准备:室内安静,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在26~28℃以上;播放舒缓的音乐。
2.护士准备:评估婴儿身体情况,包括出生情况、体温、沐浴后情况、皮肤完整性等。修剪指甲,取下首饰,洗手。
3.用物准备:千毛巾、润肤油、清洁衣服、尿布。
4.分组:每5人为一实训小组。
三、实训内容
1.解开婴儿包被和衣物,去除尿布。取适量润肤油倒在手中涂抹均匀,并揉搓双手预热。按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背部顺序依次进行抚触。
2.头面部抚触(图2-1) 头面部抚触可舒缓皮肤,促进牙发育。
(1)双手拇指指腹从前额中心处向太阳穴推压,到达太阳穴时,轻轻按压。
(2)双手拇指指腹从下颌中央向耳前方推压,划出微笑状。
(3)一手轻托起婴儿头部,另一手从一侧前额发际抚向脑后,至耳后乳突处轻轻按压。换手同法抚触另一侧。注意避开囟门。
3.胸部抚触(图2-2) 可以顺畅呼吸和循环。双手放在婴儿两侧肋下缘,向对侧肩部交叉推进,在胸部划出一个大的交叉,两手交替进行。注意避开乳头。
4.腹部抚触(图2-3) 有助于胃肠活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可做出“I LOVE YOU”的亲情体验,并在操作过程中向婴儿传递爱与关怀。
(1)用右手由婴儿右下腹推向右上腹,呈英文字母“I”字形。
(2)再由婴儿右上腹推动至左上腹再至左下腹,呈倒“L”字形。
(3)最后由要儿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推动,呈倒“U”字形。腹部抚触注意避开脐部。
5.四肢抚触 有助于促进肢体灵活反应。两手交替握住婴儿上臂向腕部推动,分段搓、揉、捏肌肉群及关节,用双拇指从要儿手掌根按摩至指端,并轻轻提拉婴儿手指。同法按摩下肢和足部(图2-4)。
6.背部抚触(图2-5) 背部抚触有助于舒缓背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婴儿呈俯卧位、头偏向一侧。操作者双手与脊柱成直角.分别于婴儿脊柱两侧由中央向两侧推动,再由后颈部推向臀部,最后由头顶沿脊椎抚触至骶部。一边按摩一边与婴儿说话,进行感情交流,避免受外界打扰。在做完全身抚触后,肌肉已完全放松,帮助婴儿活动各关节,伸展四肢。主要动作为上、下肢的伸展。
7.为婴儿包好尿布,穿衣,整理用物,洗手。
图2-1 头面部抚触 图2-2 胸部抚触
图2-3 腹部抚触 图2-4 下肢抚触
图2-5 背部抚触
四、注意事项
1.抚触应选择在婴儿沐浴后、游泳后、晚上临睡前或换衣服时进行,每日可
进行2~3次,每个抚触动作可重复4~6次,每次抚触10~15min为宜。
2.腹部按摩应顺时针方向进行,在脐带残端未脱落前应避开脐部。
3.抚触动作要到位,用力适当。开始抚触时动作要轻柔,然后逐渐加力,让婴儿慢慢适应。
4.抚触过程中应通过语言、目光等与婴儿进行交流,同时注意观察婴儿的反应,若有哭闹、肌张力增加、兴奋性增加、肤色改变、呕吐等则应停止抚触。
五、评价
1.护士操作正确,保证婴儿安全。
2.婴儿舒适,增进母婴情感交流。
实训三 体格测量
实训性质:验证性
一、实训目的
1.掌握体重测量的方法,评估儿童体格发育的情况,判断儿童的营养状况,并为临床输液量、给药量和乳量计算提供依据。
2.掌握身高、坐高测量的方法,用于评估儿童体格发育的状况,为相关疾病的判断提供依据。
3.掌握头围测量法,评估儿童颅骨和大脑发育的情况,协助疾病诊断。
4.掌握胸围测量法,评估儿童胸廓、胸背肌肉及肺发育情况,协助疾病诊断。
二、实训前准备
1.环境准备:整洁、安静、舒适、室内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必要时屏风遮挡。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根据儿童年龄备好体重秤,如电子婴儿体重秤、儿童体重秤或成人体重秤,一次性垫巾、手消毒液、护理记录单,身高(坐高)测量器、身长(顶臀长)测量板或带有身高量杆的体重秤、清洁软布,软尺。
4.分组:每5人为一实训小组。
三、实训内容
(一)体重测量法
1.婴儿体重测量法(图4-1)
(1)将电子婴儿体重秤接通电源,打开开关,确认功能正常,校正磅秤。
(2)将一次性垫巾斜对角铺在体重秤上,去除婴儿身上被褥、衣服及尿布,将婴儿轻轻放于秤盘上,待体重秤的数值稳定后准确读数,并记录。
(3)如室温较低,可先称出衣服、尿布及包被的重量,然后给婴儿穿衣,包好包被后再测。后者重量减去前者重量,即为婴儿体重。
图4-1 盘式测量
2.儿童体重测量法 (图4-2)
(1)调节儿童体重秤指针至零点。
(2)称重前确定空腹并排空膀胱,协助儿童脱下外套及鞋子,穿单衣进行测量。
(3)儿童稳站于体重秤的站板上,两手自然下垂,不可接触其他物体,待体重秤指针稳定后,准确读数并记录。
(4)如儿童不能合作或因疾病不能站立,可用成人体重秤由测量者(或家属)抱儿童一起称重,称后减去成人的体重,即为儿童体重。
图4-2 站式测量
(二)身高(身长)、坐高(顶臀长)测量法
1.婴幼儿身长(顶臀长)测量法(图4-3)
(1)将清洁软布铺在测量板上,脱去帽子和鞋袜,使婴幼儿仰卧于量板的中
线上。
(2)将婴幼儿头顶部轻触测量板顶端,头部扶正,双手自然伸平。
(3)测量者左手按住婴幼儿双膝,使两腿伸直。右手推动滑板贴至两足底且两侧标尺刻度读数相同,读出身长厘米数。
(4)将婴幼儿双腿抬起与底板垂直,推滑板至紧贴臀部,读出顶臀长厘米数。
![]() 2.儿童身高(坐高)测量法(图4-4) |
(1)脱去鞋、帽、袜,让儿童站立在立位测量器上或带有身高量杆的体重秤上。
(2)使儿童足跟、臀部、肩胛骨及枕部同时靠在量杆上,两眼正视前方,抬头挺胸收腹,两臂自然下垂,两足跟并拢,足尖分开60。
(3)测量者移动测量器头顶板,与儿童头顶接触,头顶板与量杆成90°,读出身高厘米数。
(4)儿童坐于坐高测量器上,两大腿伸直与躯干成直角并与地面平行。头与肩部的位置与测量身高的要求相同。将头顶板与儿童头顶接触,头顶板与量杆成90°,读出坐高厘米数。
图4-4 立位测量身高
(三)头围测量法(图4-5)
1.测量者站于儿童的前方或右侧,协助儿童取坐位或立位。
2.测量者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儿童头部一侧眉弓上缘,左手中、示指固定软尺于枕骨粗隆,手掌固定儿童头部。右手持软尺紧贴头皮绕枕骨结节最高点至另一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
3.准确读出头围厘米数,记录。
图4-5 立位测量身高
(四)胸围测量法(图4-6)
1.协助儿童取卧位或立位,两臂自然平放或下垂。
2.用软尺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为胸围。测量者用左手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儿童一侧乳头下缘。右手将软尺紧贴皮肤,经背部两侧肩胛骨下缘绕胸一周回至零点。
3.取平静呼吸时的中间厘米数,或吸、呼气时的平均数。
图4-6 立位测量身高
四、注意事项
1.每次测量前对体重秤进行校对,测量时先调至零点,平衡后方可使用。
2.电子婴儿体重秤适用于3个月以内婴儿。除新生儿记录体重以g为单位外,其余均以kg记录。
3.测量中注意安全及保暖,如为婴儿测体重时,操作者两手应守护在婴儿两侧,以确保安全。
4.如需每日测量体重者,应用同一体重秤在每日的同一时间空腹进行。
5.若测得的数值与前次差异较大,应重新测量。体重降低较多者应报告医生,查找原因。
6.婴幼儿测量身高时,量板与婴幼儿足底垂直,推动滑板时动作应轻快。
7.3岁以下仰卧位测量身长,3岁以上立位测量身高。
8.读数要准确,精确至0.1cm。
9.测量用的软尺不能过于柔软,否则会增加测量误差。
10.脑积水、急性脑水肿患儿,应每日测量头围。
11.测头围头发过多或有辫发者,应将其拨开。
12.3岁以上儿童取立位测量胸围。
13.乳腺已发育的女孩测量胸围时,软尺应固定于胸骨中线第4肋间。
五、评价
1.护士操作正确,评估结果准确。
2.患儿能够正确配合,达到预期评估效果。
3.评估过程中,护患有效沟通。
实训四 更换尿布法
一、实训目的
保持婴儿臀部皮肤清洁、干燥,促进舒适,预防尿布性皮炎的发生。
二、实训前准备
1.环境准备 室内温湿度适宜,室温调至26~28℃,避免空气对流。
2.护士准备 了解婴儿情况,评估臀部皮肤、尿布的污湿情况;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 清洁尿布、尿、软毛巾、盆及温水、护臀霜(根据需要备鞣酸软膏或其他治疗药物)。
4.分组:每5人为一实训小组。
三、实训内容
1.携用物至床旁,将尿布折成合适的长条形放在床边备用。
2.松解被污湿的尿布,一手握住婴儿的双脚轻轻提起,暴露臀部;如有大便,观察大便性质(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另一手用尿布前半部分较洁净处从前向后擦拭婴儿会阴部和臀部,并将此分遮盖住尿布的污湿部分后垫于婴儿臀下。
3.用蘸温水的小毛巾从前向后擦净会阴部、臀部及皮肤的皱褶部位,如果臀部皮肤发红,用毛巾和温水清洁。
4.提起婴儿双腿,取出污湿的尿布。
5.将预防或治疗尿布皮炎的软膏或治疗药物涂于臀部。
6.将清洁尿布的一端垫于婴儿腰骶部,由两腿之间拉出尿布另一端覆盖至下腹部,系好尿布带,松紧适宜。新生儿脐带未脱落时,将尿布前部的上端返折,保持脐带残端处于暴露状态。
7.拉平衣服,包好包被,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根据需要称重尿布,洗手,并记录观察内容。
四、注意事项
1.用物携带齐全,避免操作中离开婴儿。
2.操作过程中,仔细观察婴儿大小便的颜色、性状及臀部皮肤的完整性。
3.尿布应选择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的棉质尿布或一次性尿布,并应做到勤更换进婴儿舒适。
4.注意保暖,动作要轻快,操作中减少暴露。
5.尿布包扎应松紧适宜,不可过紧或过松,大腿和腰部不能留有明显的缝隙,造成排泄物外溢。
6.男婴要确保阴茎指向下方,避免尿液从尿片上方漏出。
五、评价
1.护士操作正确。
2.婴儿皮肤清洁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