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项目 | 实训内容 | 学时 | |
实训一 | 四部触诊法 | 判断子宫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以及胎儿先露部是否衔接 | 3 |
实训二 | 骨盆外测量 | 骨盆外测量间接判断骨盆大小及形状,若外测量径线小于正常值,再做内测量 | 3 |
实训三 | 胎心听诊 | 妊娠18~20周用多普勒听诊胎心,初步判断胎儿安危。 | 3 |
实训四 | 脐带处理 | 给予新生儿正确、规范地脐带处理 | 3 |
实训一 四步触诊法
实训性质:验证性
一、实训目的
1.学会四步触诊的操作方法。
2能够判断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是否衔接和子官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
3.具有关心、体贴孕妇的职业素养。
二、实训前准备
1.环境准备:整洁、安静、温暖,隐蔽性好,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孕妇人体模型、产科检查床、孕妇保健手册、笔、洗手液等。
4.患者准备:排空膀胱,松解裤带,暴露腹部,仰卧于检查床上。
5.分组:每5人为一实训小组。
三、实训内容
1. 核对解释
核对孕妇的姓名, 向孕妇解释操作目的,取得配合,并用屏风遮挡。
2.安置体位
孕妇仰卧在检查床上,头部稍垫高,松解裤带,充分暴露腹部,两腿略屈稍分开,使腹壁放松。
3.操作步骤
(1)第一步手法检查者双手置子子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并摸清子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月份是否相符。然后以双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子宫底部的胎儿部分,如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浮球感,如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如图1。
(2)第二步手法: 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两侧,一手固定, 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平坦饱满者为胎背,确定胎背是向前、侧方或向后;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是胎儿的肢体,有时可以感觉到胎儿肢体活动。如图2。
(3)第三步手法: 检查者右手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或胎臀,并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如先露部仍高浮,表示尚未入盆;如已衔接,则胎先露部不能被推动。如图3。
(4)第四步手法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向骨盆入口方向向下深压,再次判断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的程度。如图4。
图1 第一步 图2 第二步
图3 第三步 图4 第四步
四、注意事项
1.关心、体贴、尊重孕妇,,保护隐私,保持室内温暖和环境安静。
2.操作时动作轻柔,四步触诊方法正确,能准确判断胎方位。
五、评价
1.护士操作正确,评估结果准确。
2.患者能够正确配合,达到预期评估效果。
3.评估过程中,护患有效沟通。
实训二 骨盆外测量
实训性质:验证性
一、实训目的
1.学会骨盆外测量各径线的测量方法。
2.能够判断骨盆外测量的径线值是否正常。
3.具有关心、体贴、尊重孕妇的职业素养。
二、实训前准备
1.环境准备:整洁、安静、温暖,隐蔽性好,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骨盆模型、骨盆外测量器、孕妇保健手册、笔、洗手液等
4.患者准备:排空膀胱。
5.分组:每5人为一实训小组。
三、实训内容
1. 核对解释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惠者姓名、床号、医嘱,评估病情;解释操作目的及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取得配合。
2.安置体位
屏风遮挡,协助患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暴露腹部和会阴部。
3. 擦洗步骤
检查者立于孕妇的右侧,测量下列径线:
(1) 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间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间最宽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3)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
(4)坐骨结节间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也可用检查者的拳头测量,若其间能容纳成人拳头,则一般>8.5cm。
(5)耻骨弓角度: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分开略屈曲,双手抱膝。检查者两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于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即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80°为异常。
四、注意事项
1.关心、尊重、体贴孕妇,注意保暖,保护隐私,协助孕妇上、下检查床,防止跌倒。
2.骨盆各径线的体表骨性标志定位准确。
3.正确握持骨盆测量器。
4.记录测量值时,肥胖者应适当减去软组织厚度。
五、评价
1.护士操作正确,评估结果准确。
2.患者能够正确配合,达到预期评估效果。
3.评估过程中,护患有效沟通。
髂棘间径 髂嵴间径
骶耻外径 坐骨结节间径
实训三 胎心听诊
实训性质:验证性
一、实训目的
1.熟练掌握胎心听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学会选择不同胎位的胎心音听诊部位和正确计数胎心。
3.具有关心、体贴、尊重孕妇的职业素养和判断胎儿安危的能力。
二、实训前准备
1.用物准备听诊器或木制听筒,多普勒胎心听诊仪、胎心听诊模型、秒表、检查床、孕妇保健手册、笔、洗手液等。
2.环境准备 室内安静,注意保暖,屏风遮挡。
3.孕妇准备 排空膀胱。
4.护生准备 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5.分组:每5人为一实训小组。
三、实训内容
1. 核对解释
核对孕妇的姓名, 向孕妇解释操作目的,取得配合,并用屏风遮挡。
2. 安置体位
孕妇仰卧在检查床上,松解裤带,充分暴露腹部。
3.听诊步骤
1.四步触诊 按照四步触诊的方法进行检查,判断胎方位和胎背的位置。
2.嘱孕妇平卧,双腿伸直。
3.将听诊器或木制听筒或多普勒胎心听诊仪放在孕妇腹壁,在胎心音最强部位(胎背处)进行听诊,枕先露时在脐下右或左侧听,臀先露时在脐上右或左侧听,肩先露时在脐部下方最清楚。
4.听到胎心音,同时看表,数1分钟,正常胎心音呈双音,110~160次/min。
5.协助孕妇坐起,整理衣物,下床。
6.整理用物及检查床,洗手,记录检查结果。告知孕妇检查情况,交代下一步处理意见。
胎心听诊位置示意图
四、注意事项
1.关心、体贴、尊重孕妇,保持室内温暖和环境安静。
2.注意辨别胎心的节律和速度,应与脐带杂音、子宫动脉杂音、腹主动脉杂音相鉴别。
3.根据胎位正确定位胎心听诊的部位。
4.胎心听诊应计数1分钟,避免误差。
五、评价
1.护士操作正确,评估结果准确。
2.患者能够正确配合,达到预期评估效果。
3.评估过程中,护患有效沟通。
实训四 脐带处理
一、实训目的
1.能向产妇解释晚断脐的目的。
2.学会脐带处理的方法并能对产妇进行脐带护理的健康宣教。
3.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意识,爱护新生儿,动作轻柔,注意保暖。
二、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 产房属于Ⅱ类环境,按手术室的无菌要求标准设置,房间安静、
光线充足,室温24~26℃,相对湿度55%~65%。注意保护产妇隐私,必要时屏风遮挡。
2.新生儿准备 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擦干新生儿皮肤上的羊水
与血迹,注意保暖。
3.护生准备 衣帽整洁,外科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和口
罩。
4. 用物准备 带脐带的新生儿模型、血管钳1把、脐带剪1把、线剪1把、
无菌纱布块若干(其中1块开口纱布)、无菌手套1副、75%酒精、20%高锰酸钾、弯盘1个。无菌护脐包1个,内含脐带卷1只、带棉线的灭菌气门芯胶管2个、棉签2根)。
5.分组:每5人为一实训小组。
三、操作步骤
1.消毒脐带 用酒精消毒脐带根部至脐根上5cm及脐周5cm的皮肤。
2.结扎脐带 直接将已套有气门芯胶管的血管钳距脐带根部0.5cm处钳夹,
于血管钳上方0.5cm处剪除多余脐带,提起气门芯胶管上的棉线,将气门芯胶管套于钳夹部位下方的脐根部,取下血管钳。
3.消毒脐带断面检查脐带断端有无活动性出血,用纱布包住脐带,挤出脐带断端残余血液。换无菌纱布包裹脐带根部,用棉签蘸 20%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脐带断面。
4.包扎脐带 待脐带断面干燥后,用无菌开口纱布包裹脐带,再用脐带卷环
绕新生儿腰部包扎固定。
四、操作后处理
1.断脐后注意给新生儿保暖,进行下一步处理。
2.整理用物,洗手,记录脐带情况。
3.告知产妇新生儿脐部情况,正确指导产妇掌握脐带护理的方法。
五、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关爱新生儿,动作轻柔。
2.用棉线结扎时应扎紧脐带,防止出血,但要避免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脐带
断裂。
3.消毒脐带断面时要注意保护脐根周围皮肤,高浓度药液切勿接触新生儿皮肤,以免灼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