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已至,高温天气下,很容易引发中暑。中暑并非简单的“热得受不了”,而是一种因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的疾病。户外工作者、老人、儿童、孕妇、体虚、缺乏运动的久坐人群、肥胖症和高血压患者都是容易中暑人群,需格外注意防范。
一、中暑的症状
中暑的症状可轻可重,轻度中暑表现为头晕、口渴、面色潮红、大量出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重度中暑则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无汗、意识模糊、惊厥、昏迷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二、中暑的预防措施
1.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一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减少阳光直射时间。
2.补充水分和盐分:在高温天气下,要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可适量补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以补充体内流失的盐分和水分。
3.穿着透气轻便的衣物:选择棉质或其他透气性能良好的衣物,以便身体更好地散热。
4.使用遮阳工具:佩戴宽檐帽、太阳镜等遮阳工具,减少阳光对头部和眼睛的直接照射。
5.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
三、中暑了该怎么办?
中暑后,4个处置要点请牢记:
1.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并解开衣物以利于散热。
2.补充液体、淡盐水,给予患者适量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盐分。
3.人工散热、湿毛巾冷敷、冰敷腋下等。
4.重症中暑,如出现高热、无汗、意识模糊等症状,应拨打120,及时就医。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户外工作者等,更要格外注意预防中暑。老人和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孕妇身体负担较重,而户外工作者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他们都需要特别的关注和保护。
总之,在高温天气下,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通过正确的方法预防和应对中暑,确保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让我们一起安然度过每一个炎热的夏天。
文图/郝槟凡 审核人:冯卿 李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