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系部新闻 详情
中国麻醉周:药理教研室教学新契机
来源:本站 {{likeCount}} {{commentCount}} 评论 4/4/2025 3:32:16 PM

在2025中国麻醉周期间,药理教研室积极响应“生命至重,大医精诚-守生命保驾护航,护健康安逸绵长”的麻醉周主题,于4月2日上午在行政楼507办公室积极开展了一次与麻醉学知识紧密相关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围绕局麻药这一关键领域,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带来了深刻影响。

在麻醉发展进程中,药理学始终扮演着核心角色。麻醉药物的研发、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的控制,都离不开药理学的支撑。局麻药作为麻醉药物中的重要类别,在临床应用广泛。从常见的拔牙、清创缝合,到较为复杂的肢端手术,局麻药能够精准地阻断神经传导,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受不到疼痛,同时保持清醒的意识。

中国麻醉周期间,教师们积极主动搜索最新的麻醉学研究成果,极大丰富了教学素材,同时借助临床真实案例,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案例式、讨论式教学。如贾丽丽老师在阐述自己的授课内容时,引入了当下热门的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技术中局麻药使用的案例,通过图片加动图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局麻药如何精准作用于局麻部位,同时使得学生在摄取知识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书本理论,而是能直观了解药物在临床如何发挥效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在讲解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等局麻药代表药物的授课环节中,老师们一致认为,采用表格对比的形式,呈现不同局麻药的作用特点、起效时间、临床常用局麻类型及不良反应,能更直观地助力学生迅速掌握重点内容。

谈及局麻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沿进展,这无疑为麻醉医生扩充了更为丰富的“武器库”。于新龙老师指出,华西医院柯博文教授团队运用自主创新的深度模拟退火算法DeepSA,发现了新型小分子药物 AT-17,值得持续关注。动物实验显示,AT-17具备局麻与抗炎的双重功效,延长了麻醉持续时间,还能在炎症环境中保持较好的麻醉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存在巨大潜力。

中国麻醉周以麻醉为纽带,将麻醉学、药理学等多个医学学科紧密串联起来,在普及麻醉知识、推动医学进步、培养医学人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image.png

文/图   药理教研室  赵亚男

相关评论
发表
暂无相关评论...
{{item.userName}} {{item.dateDescription}}
{{item.likeCount}} 回复
{{item.content}}
{{child.userName}}@{{child.atUserName}} {{child.content}}
{{child.dateDescription}}
{{child.likeCount}}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