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一场充满学术气息与教育情怀的分享会在行政楼516会议室热烈展开。基础医学部解剖教研室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聆听范雅丽老师带来的《高职高专院校<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研究》专题分享,在思想碰撞中探寻医学教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分享会上,范雅丽老师以清晰的逻辑、详实的案例,从五个核心模块对课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在“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的确立”环节,范老师指出,《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教育的基石课程,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随后,在“思政元素框架的搭建”模块,范老师展示了团队经过大量调研与实践总结出的思政元素框架。该框架紧密结合解剖学课程特点,从生命教育、职业素养、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等多个维度出发,梳理出数十个具体思政点。
针对 “思政元素融入的原则与方法”,范老师分享了团队秉持的 “自然融入、润物无声” 原则。她提出,思政元素的融入不能生搬硬套,而应巧妙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部分,范老师以实际教学案例为依托,详细介绍了课程思政在《人体解剖学》课堂上的具体实践。从课前的教学设计,到课中的师生互动,再到课后的总结反思,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通过这些实践,学生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思想道德修养,实现了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协同发展。
分享会最后,范老师对课题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她表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体系,提高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让课程思政在医学教育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整场分享会干货满满、精彩纷呈,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未来,基础医学部解剖教研室将继续深化课程思政研究,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贡献力量,在医学教育的沃土上培育出更多绽放思想之花、结出专业之果的育人新苗。
文/图 解剖教研室 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