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药理教研室在行政楼507室举办 “生理学与药理学课程整合教学创新” 集体备课会暨课题研究报告会。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贾丽丽主持,于新龙老师主讲,教研室教师参与,围绕“打破学科壁垒,践行生理学与药理学课程整合改革”主题展开深度研讨。
活动伊始,贾丽丽强调了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她指出,在医学教育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单科教学模式已难以契合现代医学教育对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要求。生理学与药理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但传统教学模式中两者相对独立,导致知识点重复、学时浪费,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因此,探索生理学与药理学课程的整合,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于新龙老师详细介绍了生理学与药理学课程整合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实施路径。他提到,该课题旨在通过打破学科界限,重组课程内容,优化学时,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医学人才。在研究过程中,教研室采取了章节知识点整合、教学进度表优化、实验一体化改革及学生考核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特别在章节知识点整合方面,教研室根据学习知识的由易而难、由浅到深原则,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理论课各章节知识点进行整合,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整合方式不仅淡化了学科界限,还建立了前因后果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例如在案例分享环节,于老师以“血压调节与降压药”为例,详细阐述了课程整合的具体实施过程。他先讲解了生理学中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通过药物来调节血压,于老师继而阐释了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这五类降压药的机制及应用,从而实现了生理学与药理学的无缝对接。这样的调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刻理解生理功能异常与药物治疗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生理学与药理学课程的整合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贾丽丽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加深了教师们对课程整合的理解和认识,还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药理教研室将继续秉承教研相长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为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培养更多具有系统思维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文/图 药理学教研室 于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