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模拟题
西班牙谚语“干什么事,成什么人。”有人解释为“是什么料,充什么用。”而中国民间谚语说“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杨绛女士在书中写:“西班牙谚云:‘干什么事,成什么人。’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你自己的成就。我们不妨再加上一句:‘是什么料,充什么用’。假如是一个萝卜,就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好萝卜;假如是棵白菜,就力求做一棵瓷瓷实实的包心好白菜。”
细细思忖,可付一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干什么事,成什么人。”西班牙的这句谚语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人的本真构成。“寒窗苦读十二载,金榜题名一朝时。”有断齑划粥的毅力与决心,范仲淹终成一代名臣。“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从大山走向大学的中科院博士黄国平,一份论文致谢令多少人感动落泪?人如高塔,行如砖石,是一点一滴的积累、一事一物的行动,令我们放下了对自己从何处来的执念,并最终回答了我们是谁的人生难题。
要行好事,更要选对路。“是什么料,充什么用”正是要求我们叩问内心,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弃医从文的民族脊梁鲁迅,用手术刀一般锐利的文字点醒多少国人?从实验物理转向理论物理的杨振宁,在人生的急转弯后才慨然接过诺奖的金杯。“如果一艘船不知道该驶去哪个港口,那么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不会是顺风。”在结合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做出选择找到自己的港口后,我们便不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而是只顾劈波斩浪、风雨兼程。
然而,“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前进的征途中,难免会遇到腥风血雨、荆棘丛林,这时,“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的信念便会如太阳一般升起,照亮人生的路。新时代领路人在新年致辞中勉励我们:“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而我们更应将风雨兼程作为状态,将风雨无阻作为心态,时刻保持“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斗争精神,把万物的裂痕视作光照进来的地方。纵使命运有再多苟且,但只要走好选择的路,不断与困难抗争,我们都能得见昭昭天光,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但行好事,是“踏南天,碎凌霄”的信念,是“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定;莫问前程,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淡然,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的坚韧。哪怕平凡如萝卜白菜,也能成为珍馐美味、他人所爱;哪怕微如芥子尘埃,也可心怀须弥宇宙。
莫问前程,因为前程何如总归由我们自己决定;但行好事,因为一颗善良坚定的心才是永远不会熄灭的光与火焰。
作文模拟题
每年都会有很多支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在冲顶的过程中,有的人陷落在冰缝中,再也看不到明天升起的太阳;有的人长眠在雪山上,再也听不到亲人的呼唤。少数登顶成功者,无非是迎着呼啸的山风,在地球之巅展示一下迎风招展的旗帜。
有人认为冒大风险攀登珠峰,并不值得,也有人认为这么做非常值得。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愿作鲲鹏击巨浪,奋起逐月斩长鲸
有人攀珠峰,有人潜深海,有人探月球,有人游四方。冒着哪怕付出生命的风险攀登珠峰,从不只是为了登上顶峰展示旗帜,更是为了挑战自我、挑战世界、挑战命运。可敬少年意气长,不待扬鞭自奋蹄;愿作鲲鹏击巨浪,奋起逐月斩长鲸。
挑战之中,无问风险,只问机遇。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挑战的风险无可避免,闪光的机遇却可遇而不可求。珠峰正如跑步时经常出现的“极点”效应,只要有毅力坚持过去便能到达人生的巅峰。苍穹下的最高峰只不过是一种象征,预示着人类历史步步艰难又步步前进的万千挑战:上古时代的猛兽天敌,古代社会的天灾瘟疫,封建文明的噬人压迫……正是因为永远怀揣着诗人北岛口中“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的信念,我们才能在与风险的不断抗争中拥抱机遇,拥抱明天。
高峰之下,无问困难,只问敢勇。金浪滚滚的稻田之中,袁隆平挑战自然升级杂交水稻;白雪皑皑的滑道之上,谷爱凌毅然冒险选择极限一跳;钩深致远的实验室里,月宫团队一举月背着陆刷新历史……在山下踌躇徘徊的你可曾听过他们的故事?可曾明白生命永不褪色依托着怎样伟大的信念?又是否能够懂得华罗庚的这段箴言?“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理想之前,无问值得,只问初心。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三代传承,用沉甸甸的汗水与泪水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林俊德一生为国铸核盾,用数十年的大漠坚守成为绽放在死亡之海最倔强的马兰花。“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一切伟大的事业都拥有远超登峰的艰难,但永远有比山更高的人跨越高山。“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张爱玲对爱人的缱绻,如今也可以化作我辈青年对祖国的温柔。当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梦想相结合,我们便只问初心,无问值得。
韩炳哲在《他者的消失》中称我们所处的是“狂者”的时代,这里挑战与机遇并存,这里果敢与勇气并重,这里的先辈以凡人之躯迎战自然伟力,这里的青年愿作鲲鹏击巨浪,奋起逐月斩长鲸!无问风险,无问困难,无问值得与否,今日我辈,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作文模拟题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有时需要在“直道”上以实力硬拼,全力冲刺;有时需要在“弯道”上抓住机遇,巧妙超越;有时则需要另辟新径,“换道”前行。
以上这三种途径,哪一种更具有启示意义?复兴中学组织了“复兴路上”主题征文大赛,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参赛,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借创新东风,步青云之路
宾夕法尼亚大学曾有一句校训:“毫无特征的努力便是一事无成,而创新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的确,科技创新永远都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动力。在社会发展的道路上,无论是直道冲刺还是弯道超车,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创新的驱动作用。借创新之东风另辟新径,“换道前行”,才能乘风好去,直上青云。
纵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另辟新径的“换道”之行并不在少数:建国初期举国体制下的全面规划阶段,是确定了要换什么样的道路,才进行起全心全意、举国共建的“直道”冲刺,实力硬拼;改革开放全面创新战略下的市场化改革阶段,亦是在危局之下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及时转换,这才实现了“弯道”之上的巧妙超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真正找到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新径”,一切的冲刺和超越才有意义。惟有借创新东风,方能步青云之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不仅要回答“为何创新”的疑问,更要解答“以何创新”的难题。两会期间将“科技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政策的高度表明了对创新的重视。而“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是与时代发展潮流相契合的创新路径。从基础科学研究入手,华为芯片等被人“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亦可被逐渐攻破,疫情以来经济下行的坚冰正需要创新这一源头活水予以温润化解。而5G与北斗融合形成的从天上到地下全范围覆盖的信息服务网络,亦将在为民所用、为民所享中持续释放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动力。
创新从不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更延伸至更远的远方。《中国诗词大会》利用电视节目的创新形式实现了传统诗词娱乐化、大众化,呼唤起每一个中国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眷恋;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创造性地采用乙醚低温提取方式,这才让青蒿素从呦呦鹿鸣之中走出;非遗传承人张兴华,将古法和现代造船知识相结合,终于成功提高排船质量,成就经典;更有《唐宫夜宴》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故宫联名将商业的活力注入古老的华夏文明,跨界组合搭配令老牌“国潮”得以汹涌澎湃,各地文旅推陈出新引发网友好评,更引得世界各国的学习借鉴……
复兴永远都是全领域、全民族的复兴。我们并不否认复兴路上实力硬拼和抓住机遇的重要性,只是更想强调实力与机遇其实都只能由“换道”之创新来创造。创新是比前二者更为高远的目光与格局,惟有向未来银河中寻求繁星以掌星光闪耀,才能照亮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路。
借创新东风,步青云之路。而那青云之路的终点,便是星辰大海、宇宙未来!
作文模拟题
从公元十一世纪开始,威尼斯人在附近的海域,为过往船只提供各种公共服务。服务项目包括修建灯塔、为船只进出港引航、打击海盗、救援遇险船只等。这些服务项目绝大多数都是免费的,因此一开始投入多而产出少。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商船被公共服务吸引过来,威尼斯附近海域成为了贸易热点区域。这极大促进了威尼斯商业的发展。长期经济回报之丰厚,令周边地区先是羡慕,继而仿效。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
威尼斯人在附近海域的做法,让我想起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一个地区要发展,先要打造好营商环境。然而,好的营商环境并不会凭空而来,需要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这就需要正确处理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辩证看待眼前收益和长远所得的关系。
众所周知,提供公共服务就像种树,需要有充分的耐心。俗话说:“十年种树。”树苗不是一旦种下,就万事大吉,相反,后续的投入相当大。浇水、施肥、培土、修枝……每一样都不能少,而在树苗长大前,直接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公共服务也是这样,投入大,持续时间长,却很难产生“短平快”的收益。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长远的目光,只想着挣快钱,那么,必然做不好公共服务。
然而,就像没有梧桐树,凤凰不会来栖息,没有优质的公共服务,“商船”也不会被吸引到“威尼斯”来,当地也不可能变成繁华的商贸中心。所以,提供公共服务不宜算小账,要算大账;不宜只看眼前,要放眼长远。要相信,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就像放水养鱼,种树育林,时间越长,收益越大,因此,绝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只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令人遗憾的是,总有一些地区,无法正确处理小账和大账、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据媒体报道,一些景区为了增加门票收入,居然在沿线公路边上修建围墙,将风景挡了个严严实实。这样做,短期内可能确实增加了门票收入,但长期看,则会败光路人缘,引发过往民众的吐槽,进而降低人气,影响声誉。相反,杭州西湖、长沙橘子洲等景区早就选择免费开放。表面上看,这些地区损失了门票收入,但通过餐饮、购物等“二次消费”得到了弥补,加上由此带来了人气和声誉,长期效益会像滚雪球,越来越大。这就是算大账、放眼长远的丰厚回报。
如今,全球已经进入“地球村”状态,产业和资本在世界各地流动,各个国家之间也在进行激烈竞争。哪个国家可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就能赢得更多的产业和资本。在此方面,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遥遥领先。要保持这样的优势,需要我们继续为长远发展买单,不因短期的得失而动摇“建百世功、谋千秋利”的信念。
诸君,筑巢才能引凤,栽花才能招蝶。莫叹短期投入大,要看长远回报高。秉持如此理念,躬身入局,为更好的公共服务而奋斗,定然可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作文模拟题
有人倡导圆,圆者,周密也,智不圆,则纰漏百出;有人认同方,方者,规矩也,行不方,则无以立身。方圆之间蕴含着无穷智慧。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方以立身,圆以处事
在万事万物中,老子最认可水。因为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他不禁感叹:“上善若水!”我们的人生,也应该像水一样,要有方有圆,方圆得宜。
方者,坚守也,心中无坚守,则无以立身。同样是为人,为何有人可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也有人“惶惶不可终日,怏怏独过一生”?原因就在于,前者像孟轲一般,内心有坚定信念,“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而后者如冯道那样,朝梁暮晋,随时摇摆,也时刻惴惴不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真正的君子,应该以“方”处世,立得正,行得稳,成为冰雪中的翠竹,风雨中的旗杆。我们赞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信念,讴歌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全”的意志,都是在赞美君子般的“方”的人格。方,就像骨架一般,撑起了我们的身体,让我们昂首立于天地间,不怕惊涛骇浪,也不惧风刀雪剑!
圆者,变通也,做事能变通,则事半功倍。三百多年前,建筑师莱伊恩被邀请设计英国温泽市的政府大厅。他尽展平生所学,只用一根柱子就支撑起了整个大厅的天花板。然而验收时,其他专家认为这种做法离经叛道,因此要求他重新设计。莱伊恩知道,倘若坚守自己的方案,拒绝让步,会导致无休止的争吵,进而影响工程进度。于是,他选择了变通——在大厅里另外加上了四根柱子。对此,审核专家们很满意,立马全票通过“新方案”。事实上,新加的四根柱子跟天花板并没有直接接触,只起到装饰作用。换言之,这就是一种变通手段。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变通手段,温泽市的政府大厅才能如期完工,莱伊恩也才被称为最高效的天才建筑师。
正如铜钱内方外圆,筷子上方下圆一般,我们的人生也要有方有圆,方圆得宜。方,是心中有坚定信念;圆,是做事有变通方法。两者同样重要,不可偏废。真正的智者,都能做到方以立身,圆以处事。孔子坚守礼义,视财钱如粪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然而,在处理具体事物时,却经常用变通的方式,发挥好金钱对于礼义的促进作用。所以,他会批评子贡给鲁国赎回奴隶儿不收钱的行为,却会赞美子路救人后收下对方一头牛的做法。这,就是极好的方以立身,圆以处事,值得吾辈学习和效仿。
令人可惜的是,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人,并不能真正处理好方与圆的关系。他们在为人方面,变成了“墙头草”,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而在做事方面,又“一根筋”,到了黄河不死心,撞了南墙不回头。这样的行为,可笑而又可悲。生而为人,应该领悟方圆智慧,做到心中有方,行事有圆。
俗话说:“方正则不乱,圆润则不僵。”人生天地间,方与圆都不可少。让我们方以立身,圆以处事,成为脊梁挺直、手腕有力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