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平校长在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一个思路、两个目标、三支队伍、四个着力、五个维度”,要求全校上下转变观念,锐意进取——
努力把我校建成培养应用型卫生健康人才的医学本科院校
在2016年11月12日的全校教学工作会议上,徐华平校长做了题为《转变观念,锐意进取,努力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徐校长站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剖析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医学模式对于医学教育及其实践的影响,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我校的发展目标、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路和努力方向。徐校长的讲话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他的教育智慧、教育眼光,以及对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彰显了一种既高瞻远瞩又务求实效的治校理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校的建设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学习领会徐校长的讲话,应着重把握“一个思路、两个目标、三支队伍、四个着力、五个维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
徐校长在讲话中首先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谈到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他指出,在社会功利化思想的影响和驱动下,一些高校和教师的“教育初心”被渐渐遗忘或者出现了偏离,这就导致了教学本身与教育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我们作为一个高等学校,作为从事医学高等教育的一个社会组织,也有我们自己的初心,那就是“立德树人”。只有永葆这个初心,才能保持教育的本色,才能领悟教育的真谛。而广大教师,只有时时不忘教育之初心,坚守高尚的教育理想,在教育中不断地总结、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方能得育人之始终。
二、找准“生态位”探索发展优势
在讲话中,徐校长引入了“生态位”原理。他指出,作为生态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一个事物总有其特定的位置、空间和功能地位。我校作为一所民办医学院校,只有创立自己的发展空间,设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去向,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他还进一步明确了我校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
办学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关键,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学管理为保障,紧紧依靠全校教职员工,励精图治,务实进取,为建设特色鲜明,同类一流的高水平医学院校而努力奋斗。
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把我校建成立足河北,辐射全国;服务基层,面向世界,培养应用型卫生健康人才的医学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目标:医药类、基层牌、全科版、应用型
人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廉洁、公正、坚韧、谦逊
能力目标: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能力、发展能力
三、适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正确理解教育信息化
徐校长指出,当前高等教育呈现出“大众化、国际化、信息化、一体化、多样化、现代化、终身化、民主化”等诸多特点,只有顺应高等教育和现代医学发展的大趋势,才能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超越一般、追求卓越的理想。在讲话中,徐校长对教育的大众化和信息化进行了重点阐述。
如何适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徐校长指出,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时代。精英教育培养的是学术性、研究型高级人才,而大众化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必须从精英型教学模式中转化出来。只有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育出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如何正确理解教育信息化——
徐校长指出,当前,信息技术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步伐,但是教育信息化不等于无纸化。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目的是提高创新力,而它的最大障碍是观念的陈腐。当前,多媒体课件和网络信息技术虽然能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但是如果只是单纯地把教材内容或讲稿中的文字内容搬到课件中,而不是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地教学情景,就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教师只有在做好教学设计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五个维度”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由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的阶段,发展到了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阶段,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在不断调整对高等学校的质量管理方法。在讲话中,徐校长把近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面向全世界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中的“五个维度”,作为衡量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和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益借鉴,即:考察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结果的符合度、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五、把握教学改革的四个着力点,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徐校长在讲话中指出,面对新的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只有勇于进取,锐意改革,才能推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在教学领域,他强调要把握好改革的四个着力点:1、在教学内容上,要研究“需求侧”、加强针对性;2、在教学方法上,要摒弃灌输式、填鸭式、一言堂的授课方式,实现教师角色“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领者”和“方法传授者”的转变;3、在教学手段上,要灵活、适度、科学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之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为培养人才服务;4、在学生管理上,要提升管理与教学的融合度,使之共同作用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他指出,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在专业建设方面,要抓好教材、课程、实验室、实习基地、教学文件、教研科研建设;在队伍建设方面,要抓好教师队伍、学生管理队伍、行政管理队伍三支队伍,要“铸师魂、强师能”,做好教师发展工作以及教师队伍的数量补充、质量提升、结构完善和特色凝练;在科学管理方面,要按照“科学、规范、有序、高效”的具体要求,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机器化”的目标;在教学改革方面,要形成主动积极的改革氛围,用人才带动、项目拉动、制度推动教学改革;在条件改善方面,要从调整时间、拓展空间、配置设备、完善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做工作。
文/赵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