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大会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做出动员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信息技术中心党员干部坚决强化使命担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和自身工作实际,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为高质量落实好教育强国建设的各项任务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将信息技术中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予以刊发。
在金秋送爽的季节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如同一股清风,吹进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田。这不仅是一次对教育事业的全面审视与展望,更是一份对全体教师的深切寄望与鞭策。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深感荣幸与责任并存,通过深入学习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对教育的使命、教师的角色以及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一)教育的使命:培养时代新人,服务民族复兴。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即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灵魂、培育新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教育是基础工程,承担着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的历史重任。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每一堂课、每一次互动,都是在为这个伟大目标添砖加瓦,是在参与一个时代的塑造。
(二)教师的角色:灵魂工程师与思想引路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赋予了教师崇高的地位与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更是被赋予了特殊的责任--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塑造者。这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提升自我,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拥有高尚的师德情操。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定力,成为有信仰、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三)教学实践: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在思政课堂上,我们要创新教学方法,让理论学习生动起来,让真理的力量触达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要结合时事热点,用鲜活的案例解析理论,让学生在了解国家发展成就、世界格局变化中增强“四个自信”。同时,注重情感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真正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
(四)自我提升:博学强知,敬畏讲台。总书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激励着我们不断自我提升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专业素养。作为教师,我们要持续学习,不仅要深化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同时,要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敬畏每一次站上讲台的机会,用心准备每一堂课,用真诚和热情感染学生,让每一节课都成为育人的精彩篇章。
(五)面向未来:信心满怀,勇担重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携手同行,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路径,努力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文/信息技术中心 康会勇 图/尚富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