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群建设 详情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之行:一次涤荡心灵的红色教育
来源:本站 {{likeCount}} {{commentCount}} 评论 4/2/2025 3:32:40 PM

image.png

2025年4月1日,我有幸随信息技术中心党支部前往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站在巍峨的烈士纪念碑前,凝望镌刻着先烈姓名的石壁,肃穆与震撼涌上心头。这场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直抵灵魂的党性锤炼。

一、缅怀与感恩:和平年代的“精神寻根”

陵园内松柏苍翠,烈士纪念馆中陈列着泛黄的家书、破损的军装和锈迹斑斑的武器。烈士中许多人牺牲时不过二十余岁,却用生命铺就了今日的康庄大道。返程途中,我反复自问:若身处那个年代,我能否如他们一般无畏?答案或许未定,但这份对比让我更珍惜当下的安宁,也更懂得“岁月静好”背后曾有怎样的负重前行。

二、信仰与自省:叩问党员的“初心答卷”

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时,“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格外沉重。先烈们用生命践行了这句话,而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的“牺牲”更多是日常中的坚守与奉献。面对工作中的技术难题,是否曾因畏难而退缩?面对师生需求,是否真正做到了“急人所急”?这次活动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的不足,也让我重新审视:党员的担当不在口号,而在脚踏实地的行动。

三、传承与践行:将红色基因融入“指尖”

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员,我深知技术岗位的“战场”同样需要拼搏精神。活动后,我为自己立下目标:在网络安全巡检中多一分细致,杜绝敷衍;在系统优化时多一分耐心,主动攻克技术瓶颈。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苍松不会说话,但先烈们的精神始终在风中激荡。这次活动让我深刻领悟:红色教育不是停留在纪念碑前的感动,而是要将“不怕牺牲”转化为“敢于担当”,将“艰苦奋斗”具象为“精益求精”。未来,我愿做一颗信息化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传承先烈薪火,为学校发展注入属于自己的微光。

文/信息技术中心 李新  图/康会勇 审核/姚玉开

相关评论
发表
暂无相关评论...
{{item.userName}} {{item.dateDescription}}
{{item.likeCount}} 回复
{{item.content}}
{{child.userName}}@{{child.atUserName}} {{child.content}}
{{child.dateDescription}}
{{child.likeCount}}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