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资队伍 中医基础教研室
师资队伍
中医基础教研室
来源:本站 2/29/2024 9:43:24 AM

1664158391252009222.jpg

刘会丽,中共党员,2001年8月任教,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学本科、副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联合体委员,主要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

本人先后获得 “职工先锋号”、“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带领方剂学课程组获得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优秀奖,主持参与多项校级及省级课题如《基于OBE理念的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以《方剂学》为例》等,在核心期刊、国家级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及著作,如《化湿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何首乌止痛功效的古代文献研究》、《案例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PT教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改革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中医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等。

1594103574507073915.jpg

杨剑,中共党员,副教授,主治医师,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中医诊断学医学硕士学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联合体委员,中医体质评估与应用高级培训师。2006年任石家庄新华医学院教师,现任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担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内经选读》、《中医骨病》、《中医情志养生学》等课程讲解。

教学上注重学生医学理论素养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专业上,注重自身的学习和科研研究。积极参与校内、省内教学比赛,校内教师授课比赛三等奖,省内团队比赛一等奖;主持、参与多项校级、省级教改、体质相关研究课题,并在北大核心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教学之余坚持从事临床实践工作十多年,擅长内科、妇科等常见病证的治疗,并善结合运用针灸、耳穴、拔罐、刮痧等中医治疗技术诊治疾病。

教育感言:当普通人,做平凡事,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刘晓兰.jpg

刘晓兰,女,中共党员,副教授,双师型教师,河北医科大学学士,中华中医药学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联合体委员。2005年7月工作至今,现任中医基础教研室教师,主要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多门中医专业基础课程。

自担任教师工作以来,多次荣获“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多次获评年度校内教师教学考核质量优秀,曾荣获校内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主持完成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主要参与完成市厅级及校级课题课题4项。在核心期刊、国家级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及著作,如《苍术挥发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改善作用》、《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中药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效果分析》、《方剂学以“配伍”为核心教学法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内科诊疗学》、《中医自学入门系列》等。主要参加并获得2021年度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23年、2024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优秀奖,全国第二届说医解药科普大赛三等奖。

1565663374393080242.jpg

袁榴翼,医学硕士,中医执业医师,讲师。2018年9月入职我校中医系,主要讲授《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学基础概要》、《中医学》、《中药方剂学》等多门课程。

2015年7月本科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中医系中医学专业;2018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方剂学专业。曾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及著作,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以肠道菌群为始动因素探讨知母黄柏药对防治糖尿病脑病从“毒”论治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在入职我校期间,主持校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数项等。参与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并获得优秀奖。

曹旭晴.jpg

曹旭晴,中共党员,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专业委员会,委员,2022年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主要讲授《中医诊断学》、《中医护理学》等课程。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医学期刊Froniters in Pharmacology(IF:5.988)发表《 Sanghuang Tongxie Formula Ameliorates Insulin Resistance in Drosophlia through Regulating pi3k/Akt Signaling 》SCI一篇;国内科技核心杂志发表《温性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抗病毒研究进展》论文一篇; 参与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中-匈合作中药培植基地建设与中药产品开发”一项。

图片1.png

王祎,中共党员,医学硕士,中医执业医师。2022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河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2023年3月入职,现任中医系中医基础教研室教师,主要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学》等课程。

硕士研究生在读阶段,主要从事温病学理论与临床基础研究。曾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及著作:如《苦杏仁苷介导PI3K/AKT/mTOR通路调控流感病毒FM1诱导的PMVEC细胞通透性增加》《临证指南医案肺系病证用药规律及应用特色》的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基于Angpt14-PI3K/AKT/mTOR自噬调控PMVECs 通透性探讨麻杏石甘汤治疗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参与《燕赵医学》、《燕赵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系列丛书》的编写工作,并担任编委。

刘晓照片.jpg

刘晓,医学硕士,讲师,主治医师。2020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河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专业。从事教育工作四年,2024年6月入职我校中医系,现任中医系中医基础教研室教师,主要讲授《中医诊断学》、《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基础》、《伤寒论》等课程。曾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补肾通络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参与《高血压病防治与养生》的编写工作,并担任编委。

王一然照片.jpg

王一然,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中西医临床硕士学位,中医执业医师,讲授《中医养生》、《亚健康学概论》、《中医体质学》等多门课程。师从于李晶教授,主要从事中医药预防和控制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临床基础研究,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如:《从络病理论认识肿瘤新生血管》、《基于16s rDNA测序探索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肠道菌群特征》、《食管鳞癌原位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分析》等。参与了《李晶教授论治肿瘤医案集》的编写,参与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探索食管癌证候及有效方药真实世界研究”。

张孟娟照片.jpg

张孟娟,中共党员,医学硕士,中医执业医师。2023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河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专业。2024年5月入职,现任中医系中医基础教研室教师,主要讲授《中医诊断学》等课程。硕士研究生在读阶段,主要从事中医诊断学理论与慢性肾病症治规律研究。曾以第一作者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益气活血通络方调控Drp1抑制血管新生减轻UUO大鼠肾纤维化的实验研》;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The 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4 groupA1 in human disease. 》、《Yiqi Huoxue Tongluo reciperegulates NR4A1 to improve renal mitochondrial function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UUO) rats》。